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41224

 

 

 

1981年至1989年的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任期内,发生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的经济崩溃、继而解体的重大事件,美国在其中都做了些什么,里根在其回忆录里多有叙述;今时今日,似曾相识的那一幕又将重演,难道历史就是这么简单地重复昨天的故事吗?

由于俄罗斯在解决乌克兰问题上与西方国家存在重大分歧。以美国、欧盟为主的西方国家联手对俄罗斯进行了经济制裁。与过去几轮制裁类似,美方旨在深化和扩大对俄罗斯金融、军工和能源行业的制裁。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这样的制裁效果开始显现。

金融制裁方面,美国财政部将莫斯科银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俄罗斯农业银行、俄罗斯储蓄银行、俄罗斯国家开发银行和俄罗斯外贸银行列为制裁对象,美方禁止美国公民为其提供长期融资,禁止本国公民买卖这些银行发行的期限超过30天的债务。
  军工制裁方面,美方禁止本国公民与俄罗斯大型国防工业集团俄罗斯技术公司(Rostec)就期限超过30天的债务进行交易,冻结另外五家俄军工企业在美资产,并禁止本国公民与其交易。
  能源制裁方面,美国禁止本国公民买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Gazprom Neft)和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Transneft)期限超过90天的新债,禁止本国企业向五家俄能源企业出口任何有助于俄罗斯进行深水石油、北极石油勘探和页岩气开发的商品、服务和技术,这五家公司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Lukoil)、苏古特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Surgutneftegas)和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美国财长雅各布·卢指出,俄罗斯正为其破坏乌克兰稳定的“不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我国国内有专家分析认为,制裁俄罗斯不是明智之举,贸易往来、金融交易都是双边的,美国制裁俄罗斯,实在有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味道。而如果美国冻结俄罗斯资产,俄罗斯也会通过冻结美国企业资产来报复,那些在俄罗斯有大量业务的大财团首当其冲。

但是,在上述表面现象的背后,由美国主导、西方多国配合的经济制裁的隐蔽行动正悄悄地展开。

所谓隐蔽行动,就是指一国政府或集团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事态发展的努力与尝试。是一国政府或其他组织所施加的秘密影响和操纵国外事态的所有行动;隐蔽行动的要旨就是间接性、非归属性和秘密性,政府或其他组织在隐蔽行动中的角色既非显而易见,亦未得到公开承认。正因如此,隐蔽行动又被称为寂静的行动,或者是外交与战争之外的第三种选择

在西方的情报词典里,“隐蔽行动”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通过秘密行动,对外国(目标国)政府或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事件及社会环境施加影响的一种努力,以图达到改变其行为、事件或局势,拓展己方利益的目的。

在美国,由政府机构定义的“隐蔽行动”的法律解释为——“美国政府开展的一项或多项行动,目的是影响外国的政治、经济或军事。但政府不愿公开暴露不公开承认它在其中的作用。”

隐蔽行动是美国情报机构实施“反情报”——对外攻击的一个组成部分。

鉴于隐蔽行动涉及的政策范围和政策手段相当庞杂,美国情报界还对隐蔽行动进行了归类,将隐蔽行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隐蔽宣传行动、隐蔽政治行动、隐蔽经济行动和准军事行动。

隐蔽经济行动作为隐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隐蔽经济行动旨在秘密扰乱目标国的经济,进而支持整个隐蔽行动的展开。由于经济混乱往往会导致政治动荡,因此扰乱目标国经济就成为有效展开隐蔽行动的重要手段

  “隐蔽行动”在美国有较长的历史,是美国的独创,由中央情报局组织实施。1948年美国成立了政策协调办公室( OPC),这是一个用于实施领隐蔽行动的中央情报局的下属的一个部门。1952年了,政策协调办公室与负责情报收集的特别行动办公室(OSO)合并组成中央情报局计划分局(Directorate for Plans),其后更名为行动分局(Directorate of Operations ),并接受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防部的政策指导。

1981年里根上台后不久又增设了国家安全规划组(NSPG),其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个分委员会,将就每一项拟议中的隐蔽行动或打算对一个正在进行的隐蔽行动进行调整向总统提出意见。NSPG由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总统私人顾问、中情局长、白宫总管、白宫副总管、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组成,司法部长、预算与管理局长及其他合适人选将参加审议隐蔽行动的会议。

中央情报局利用隐蔽行动实施对外攻击的一个经典案例是:在上世纪末,美国的里根政府不仅高调的、公开的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企图通过这一高科技、高耗资的竞争,拖垮苏联经济,还暗地里对苏联进行了隐蔽的经济行动。据多年后里根在其回忆录《自传》中坦承,此举就是要“对苏联施加我认为足够的经济压力,以加快共产主义的死亡”。当年的隐蔽行动的结果使苏联“损失了150200亿美元”。

隐蔽行动属于反情报的一种手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行为主义在美国政治科学领域的异军突起,一大批信奉行为主义的学者加入了美国中情局的情报员研究行列,成为情报分析的中坚力量。他们大多来自自然科学领域,熟谙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及方法论。他们给传统的以定性为特色的情报分析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各种各样的定量方法、模型建构使传统的情报分析令人耳目一新,他们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与传统的情报分析主流手段——定性分析相结合,他们对中情局的隐蔽经济行动的经济制裁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改良与研究。该模型的设计还吸取了华尔街金融博弈的理念与精髓,例如,寻找交易对手的薄弱领域与薄弱环节发起攻击,进而对其财政收入、金融稳定乃至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从而达到动摇整个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2010年,美国中情局的一位退休高官在其回忆录中对“经济制裁模型”进行了细致的解说与描绘,该模型设计图采取的是层级的递进关系,把一个最高层级的抽象问题分解成较低级的构成功能,直到得出必须执行的最基础的任务,或必须予以解决的最基础的子问题,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如图:

  

纵观美国在这次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的实施中,也是将经济制裁目标的宏观问题进行从战略到任务的分解,逐项完成,达到制裁效果,首先是寻找出对该国经济基本面具有影响的薄弱环节,再将实施经济制裁中各种要考虑的因素与方案组合起来以回应最高层次的问题。

显然,当前外部世界各种状况的演变与俄罗斯的国情契合了中情局经济制裁模型的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

1、 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对石油出口的依赖。

根据俄罗斯联邦审计院20131010日发布的《2014年联邦预算和20152016年预算计划结论》报告预测,2014年俄罗斯联邦财政收入约为13.57万亿卢布(约合人民币2.04万亿元),占GDP18.5%。从收入的构成来看,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相关收入约6.5万亿卢布,占财政收入的48%(占GDP的比例为8.9%)。而余下的非石油和天然气收入约为7万亿卢布,占GDP比例为9.6%

2、 美元上涨与石油下跌的规律。

上世纪70年代后,美国和中东产油国达成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的协议,石油与美元挂钩,所有石油结算全部用美元。自此,石油价格和美元币值负相关,当美元上涨时,石油就会下跌。当美元下跌时,石油就会上涨。

石油定价权在美国人手里。全世界只有两个石油交易所,第一个是美国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指数,另一个是伦敦挂牌的布伦特原油指数,美国通过其纽约的国际商品交易所的价格影响与控制这两个石油交易所。而国际商品交易所大宗商品的价格主要由美国的高盛、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等的美国华尔街投行控制。

目前的国际石油价格已经从年初的113美元/桶降到50美元/桶。原油价格累计跌幅已超过56%

3、 美国的铁杆盟友、全球石油出口大国沙特阿拉伯与科威特均表态不会减产石油。

根据OPEC2013年年度数据公告》,2012年俄罗斯的原油生产量为每天10043桶,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13.8%,居全球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沙特阿拉伯每天的原油产量为9763桶,占全球总产量的13.4%。而美国在排在第三,日原油产量6505桶,占全球总产量8.9%。所有OPEC国家日原油产量的总和则是每天32424桶,占全球总产量的44.5%

但从出口量来看,2012年,沙特阿拉伯是全球原油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日出口量7557桶,占出口总量的18.7%;俄罗斯日出口量5857桶,占比14.5%

据一家国外媒报道称沙特阿拉伯将因为政治原因低价抛售石油。以对伊朗和俄罗斯施加政治压力。沙特阿拉伯将以每桶5060美元的价格在亚洲市场和北美市场抛售石油,这一价格远低于目前的平均现货价格。比62.5%

 

4、 美国目前对极端组织的军事打击留一手,IS大型炼油厂及管道目标不打。

在美国对IS极端组织的军事打击效果不佳的新闻背后,实际上是IS生产的低价油销售配合了美国打压油价的全球战略。据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研究估计,IS控制约60%的叙利亚油田和伊拉克的许多产油资产。IS控制伊拉克北部七座油田和两家炼油厂,叙利亚东部十座油田中有六座为其掌控,它们一直在美军的空袭下正常开采。IS控制的油田日产能达8万桶,以原油换取现金或者以物易物每日可获收入约200万美元。如今,即使作为国际油价近期明显回落,IS倒卖石油的平均价格也低得多,仅为每桶40美元。

5、 美国宣布将解禁冻结数十年的石油出口禁令。

美国政府近日发表报告,认为解除美国原油出口禁令将增加美国原油产量,降低全球油价,降低美国民众燃油支出。该机构同时建议政府根据最新及未来石油市场形势调整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美国允许原油出口将增加全球原油供应,从而使国际油价加速下降。

据说原因是:“由于美国国内原油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美国解除原油出口禁令将使国内原油价格上涨,刺激国内原油产量增加。由于美国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价格随国际油价而非国内原油价格波动,美国民众的燃油支出预计会下降。”

6、美国三季度GDP超预期增长5%,为11年来最强劲增长,美联储的货币政策QE结束,美元指数加速上扬,从7月初的80上涨到10月的88,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进一步打压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并引导国际游资从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

7、美国能源信息署在近期不断公布美国原油的库存意外大幅增加的数据,对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

从近期看,国际油价大跌、卢布贬值,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在持续恶化,美国经济制裁的“隐蔽行动”的效果已经显现。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货币贬值对出口有推动作用。

一国货币贬值通过降低本国商品相对外国产品的价格,使国外人们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本国居民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

对某些依赖单一商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变化,由于此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供大于求,故价格趋降。

又分两种情况。

1、 出口商品(石油)处于盈亏点之上,则良性循环:

油价升——盈利——出口增加——本币升值——出口减少——盈利减少——升值放缓——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 出口商品处于盈亏点之下则恶性循环:

油价降——出口亏损——本币贬值——促进石油出口——油价继续降——更加亏损——更加贬值——更多的出口——更亏。

能够佐证的是,美国期待俄罗斯在制裁下更多地出口石油来压低油价。美国财长雅各布·卢特别强调,现有的对俄制裁措施不会影响到俄罗斯能源企业向任何国家出口石油。

这时候汇率变动对调节进出口的情形如同泼油灭火,火更旺。因此石油价格下跌、卢布贬值、资本外流、国内通胀等因素叠加,将严重打击俄罗斯的国民经济。

  投行摩根士丹利预计,由于原油和天然气出口占到了俄罗斯全部出口的重三分之二,原油价格每下跌10美元,就意味着俄国出口将受到324亿美元的影响(损失),大约占到该国GDP1.6%(190亿美 元的财政收入)。如果按这一比例计算的话,2014年俄罗斯的GDP已经因为油价下跌而抹去了4.8%(60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

  以如今50美元/桶的价格估算,摩根士丹利认为2015年俄罗斯经济将出现2.5%的萎缩(衰退),通胀率则将飙升至9%左右。

  本币贬值对进口起抑制作用。由于俄罗斯轻工业不发达,部分农产品自给率不高,民众日常生活高度依赖进口。卢布贬值意味着所有进口商品都变得更加昂贵了。

卢布贬值还引发部分民众恐慌,一些地区货币兑换点出现挤兑风潮。在新西伯利亚和托木斯克等地,许多银行的美元和欧元出现短缺,中午之前就会被抢购一空。人们急于以这种方式来应对卢布继续下跌。

且本币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有较大影响。如果贬值趋势不断发展,那么人们将会把资金从本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引起资金外流。但如果是货币大幅贬值,那就会导致外资大规模流出,恶性循环,恶性的通货膨胀,经济出现混乱。俄罗斯中央银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继一季度资本外逃620亿美元之后,二季度又增加123亿美元,上半年累计近750亿美元的资本外逃,达到去年同期的2.2倍,并且超过了去年全年的627亿美元。俄罗斯总统普京在1222日表示,2014年俄罗斯资本流出将达1200亿至1300亿美元

 

据俄财政部数据,截至2013年底,俄罗斯外债规模已达7320.46亿美元,现有的外汇储备水平已经无法覆盖如此巨额的外债。俄罗斯央行储备4500亿美元左右(包括美元、黄金等),预计到2014年年底降至4000亿美元。今年以来俄罗斯政府外汇储备大幅减少550亿美元,其中约400亿美元用来扶持卢布汇率,

五、

历史上美国曾经利用主导国际石油价格打击苏联经济。

80年代中期,美国的里根政府秘密实施了一个代号为“沙特行动”的隐蔽行动计划,即绕过石油输出国组织分配的的石油产量限额、在短期内通过大量美国提供的资金与技术的援助,促使沙特阿拉伯大幅提升石油产量,沙特的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900万桶/日,导致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暴跌,从而使原油输出大国苏联的外汇收入锐减。据当时的中情局一份秘密研究报告称,国际市场上每桶石油价格下跌1美元,就会导致苏联在每年损失510亿美元。在隐蔽行动计划实施的198511月,每桶国际石油价格为30美元,5个月后竟跌至12美元。据此推算,苏联因此减少石油收入的损失为180亿美元。同时石油价格下跌也使一些亲苏联的中东国家收入锐减,被迫缩减了对苏联的武器购买,反过来又减少了苏联军火销售的外汇收入。前苏共中央高级财政官员诺维柯夫说:“石油价格的下跌是破坏性的,它使数预期收入的百亿美元一扫而空。”

当时苏联正在实施加速经济发展战略,急需大量资金进口西方技术设备。但这次针对苏联实施的“沙特行动”的隐蔽行动结果是,苏联的石油外汇收入的锐减继而给苏联经济带来严重困难,加上当时的“星球大战”军备竞赛,是苏联垮台的原因之一。

第二次打击则发生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原油及有色金属的需求降低,两大外因严重地打击了身为资源输出国的俄罗斯外汇储备。当亚洲金融危机在1997年开始时,国际石油价格暴跌。原本就脆弱的俄罗斯经济迅速走弱,陷入一片混乱。1998年俄罗斯石油外汇收入比1997年同期减少了约60亿美元,若再加上其他资源品出口的降价损失,实际外汇收入减少了100亿~120亿美元,俄罗斯当时确认的对外负债总额为1280亿美元,资产总值却仅有277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也只有130亿美元,为对外负债总值的十分之一。发生了严重的经济硬着陆和债务违约。

六、中国的应对之策。

在中情局的经济制裁模型中,此次实施的石油打击——“对其他国家的代价”中,已将中国的因素考虑在内,中国与俄罗斯的局势发展也是中情局评估后意料之中的。

目前在国际制裁下,油价下跌、卢布贬值以及资本外流,俄罗斯的金融风险正在显著上升。中国与俄罗斯走的太近,是否充当东郭先生的角色?

1、普京力推中俄石油贸易的卢布结算。卢布目前是一个对外对内都急促贬值的软通货,今年国内CPI高达9%,对美元贬值了20%。如果中国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则会有较大的损失,因为我们的人民币汇率是盯住美元的。10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俄罗斯动用货币互换的积极性将远远超过中国,假如其动用互换的1500亿元人民币在市场抛售、换美元来救卢布,中国实际上为此要负担汇率贬值传染的风险。

中俄之间贸易如果不以美元结算,最好的办法是以货易货,中国需要能源原材料,俄罗斯需要工业产品、金融市场,双方互补

2、中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来源地较为均匀。

2012年中国十大原油进口国分别为沙特、安哥拉、俄罗斯、伊朗、阿曼、伊拉克、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和阿联酋。其中沙特以5392万吨稳居第一,中东诸国合计1.3亿吨,几乎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一半,由于我国与俄罗斯在石油开采地隔着广袤的西伯利亚。在海上运输要绕过黑海和博士普鲁斯海峡路途遥远。这也是中俄之间要修建管道的原因,中俄两国签下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世纪大单。但是这样的世纪大单还充满了变数,主要是指,中方认为250亿美元的天然气预付款包含在管道项目合同里,但俄方坚持先交钱再输气,管道项目只用来修管道,预付款还要另交。

俄罗斯的油气曾是它配合对外政策的一件公开的武器。2006年元旦,俄罗斯以欠债为由关闭了通向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阀门。此后几个月,又中断了对立陶宛的石油供应,因为立陶宛没有把马泽伊基艾炼油厂卖给俄气。同年,通往格鲁吉亚的输油管神秘地发生爆炸,俄罗斯拒绝让格鲁吉亚调查人员查找证据或帮助修复管道。2007年,俄罗斯与爱沙尼亚因拆除一座前苏联战争纪念碑发生争执,随即中断向爱沙尼亚输送石油⋯⋯200915日,俄罗斯要在天寒地冻的严冬切断对西欧客户——俄乌争端的无辜旁观者——天然气供应。

或者,将来当我们与俄在国际问题上产生分歧时,这条输油管道的石油是否顺畅就是未知数。

3、当前的石油降价,美元升值,对中国来说并非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么简单。我国目前多个行业产能过剩,除了趁机有限地屯油之外,加大生产与消费并不现实,石油的价格弹性不高。而低油价造成通货紧缩苗条已经显现,第三季度CPI1.6%。同时美元升值,我国也面临着热钱流出的困境,第三季度在国际收支顺差的条件下,外汇储备却减少了1000亿美元。

七、

199772,泰国央行宣布放弃钉住汇率制度,泰铢自由浮动,当天泰铢汇率贬值幅度高达30%以上。这一天被认为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日。

20141109日,俄罗斯央行宣布了放弃汇市干预,允许卢布自由浮动,引发当天卢布兑美元汇率下跌3.1%,首次跌破1美元兑45卢布的关口。

正统的、受浓郁的学院派风格的熏陶、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的经济学专家与学者,习惯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看问题,去寻找经济事件发生变化的依据,对那些超越了经济理论的框架来解释经济现象的观点与文章总是不屑一顾,一概以“阴谋论”斥之。但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些个浅显的道理却是毋容质疑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01412月在美国的一次公开表态说“中国既没有想法,也没有能力,挑战美国的领袖地位”,这有点语出惊人的意思,实际上也暗示地表明了我们对此次油价危机的判断。我们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旁观美国主导的这场以石油暴跌为武器的经济制裁能走多远。

2014-11-13王幸平 

话题:



0

推荐

王幸平

王幸平

151篇文章 93天前更新

曾在金融院校任教,在深圳特区央行、中资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工作,爱好旅游,关注金融问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