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素有“东方之珠”美誉,而现在,一系列的数据和现象显示,香港地区已经陷入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国民收入止步不前的状况。
出现过这种状况的国家和地区不少,最为典型的当数日本,1990年代开始的经济低迷现象延续至今,而施行了两年多的“安倍经济学”并没有将其拯救,一些好事的经济学家又将“失去的10年”演绎成“失去的20年”,或“失去的30年”。
有此前鉴,如若没有强有力的转型举措,香港地区很可能也陷入这种经济学意义上的“失落的10年”。
颓势初现(小标题)
“失落的十年”教训深刻,经济学家一再用来警告可能陷入衰退的经济体。
据经济学家总结归纳,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经济不景气的状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产业空洞化:1980年代以后,由于日元升值引发人力成本提高,许多工厂迁移到海外,导致产业空洞化现象。香港地区的情况一样。
金融严重依赖地产:日本在泡沫经济期间,由于融资过剩而后续实际抵押品(房产和土地)价值遽减。银行多以兼并重组避之,因此负担巨大,不良债权延续至今。而香港地区人多地少,金融业的发展与地产业密切相关并催生了多个巨型的地产巨头。
创业困难:日本政府曾于2004年修改法令,建立起一元注册,也可以创业及种种经营支持的体制,但是效果还是不佳。香港地区虽有各种鼓励创业的机制,但制约创业的劳动力价格和地产价格太贵,严重挫伤青少年创业积极性,20岁至24岁青年失业率亦长期维持在8%以上。
贫富差距加大:日本社会由原来以中产阶级为社会主流,转变为富裕与贫穷两个极端,而中产阶级逐渐减少。2011年,香港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上升到了0.537,而10年前仅为0.525。香港的贫富差距目前处于回归后的最高值。香港的中产阶级虽然很庞大,但经济放缓与收入增长停止的挤压,令许多人成为表面光鲜、买不起楼的无产者,甚至是“负资产”。
经济增长放缓: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但是失业率并没有显著下降,只是收入放缓甚至停滞。这与香港地区的情况很相似。香港经济增长率多年来在3%至4%左右徘徊,不算最差。
公共债务庞大:日本债务相当之高,但香港地区奉行“量入为出”的审慎理财的财政政策,公共债务不大。
出口消失: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和金融海啸带来的西方需求锐减,导致日本陷入内需和外需都不振的进退两难境地,也暴露了长期依赖出口为唯一生存发展之道的弊端。香港地区虽有国家对其出口产品往内地给予零关税的力挺,但是产业空心化却效果甚微。据中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显示, 1至6月,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为1603.5亿美元,同比下降22.4%,占内地对外贸易总额的7.9%。其中,内地对香港出口为1547.6亿美元,同比下降22.1%;自香港进口为55.9亿美元,同比下降29.5%。
人口老化:日本逐渐迈向比其他国家都严重的人口老化。香港地区虽有新移民的补充,但整体存在人口老化趋势。
综上,香港地区面临的问题面临与日本何其相似。而航运业首先爆煲,2013年3月28日,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工人发起了一场战后最长的罢工行动,起因是自1997年回归以来工人的“薪酬有减无增”。
这实在是令人惊讶。香港就是以港兴城、以港筑城的。维多利亚港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海港。而在战后经济重建、繁荣的几十年里,凭借优良的港口与独特位置的航运地位,香港产生了两位世界级的船王。但冷酷的现实是,今非昔比,辉煌不再。码头工人们的“薪酬有减无增”源自香港航运业的萎缩。
据香港地区政府统计,香港港口的货柜吞吐量近十年来呈持续下降趋势,2011年为2438.4万标箱,2012年为2312.6万标箱,2013年为2240万标箱。
然而岂止是航运业,有位坐律师楼的白领向笔者大吐苦水,自1997年起,其薪水就没有涨过,而加班却成了家常便饭。2012年UBS发布一份关于全球城市薪酬水平的报告,其中在各主要城市工作时长统计里,香港以年2296小时排名全球第五,日均工作9.2小时(北京、上海日均7.9小时)。许多香港白领还认为9.2小时远远地被低估了,更主要是加班没有加班费。
另据统计,1997年香港人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8万美元,相当于OECD经贸国家的水平,可惜自此,香港整体上除了金融业等少数行业继续受惠于某些因素继续繁荣外,其他行业停滞不前。只有10%的人口收入在过去的十五年依然上升,大多数的人口收入停滞不前。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于2014年5月22日公布的《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美国位列第一,瑞士紧随其后,新加坡上升两个位次,位居第三,中国香港下滑一个位次,降至第四。
如此看来,香港经济的颓势初现。
港元持续贬值(小标题)
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在于“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大幅升值。但香港的跌落,却是由于港元的持续贬值。
多年来,港币对人民币不断贬值,加上中国内地零关税的特殊关照,按理说香港地区对中国内地的出口应该大幅飙升才是,但香港产业已经空心化多年,因此并无多少象样的港产品北上。另一方面,货币贬值对商品的进口抑制、对输入型通胀的推动则非常明显。这主要体现在进口商品的价格更高了。
由于港币实施追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近10年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大幅升值,也导致了人民币兑港元的大幅升值。
民以食为天。历年来,食品价格是影响消费物价指数的最重要的因素。从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的香港消费物价指数可见,2008年香港的食品消费物价指数由2007年的106.5急剧上升至117.3,增幅超过10%。2009年本地食品消费物价指数上升2.4%。若比较2004至2010年的各项消费物价指数,其中食品的升幅更明显。2010年,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较2004年上升12.8%,但同期的食品物价指数增加23.4%,是衣、食、住、行四个基本需求之冠。香港的市场输入了内地通胀,加上港币贬值,会对物价造成双重挤压。
中国内地正在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农产品价格飞速上涨,因此,近20年来,中国内地的农产品价格是以年均50%的速度上涨的。
香港市场的农产品对内地的依赖程度很高。目前香港市场95%的活猪、100%活牛、33%的活鸡、100%河鲜产品、90%的蔬菜、70%以上的面粉,都由内地供应。于是,这些内地农产品的通胀,都通过出口的物价(输入型通胀)传递到了香港。另一方面,人民币兑港元的连年升值,令香港的物价雪上加霜。统计显示,香港CPI的曲线与中国内地CPI的曲线波幅基本相同,但总是高于中国大陆CPI的曲线。
而人民币的大幅升值的另一个效应是,雄厚的内地资金汹涌南下,横扫香港市场,买不动产、买企业、收购银行、买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奶粉、饼干、婴儿尿片、打酱油,甚至在周末,深圳有人组团到香港看电影看戏喝茶、下游泳场、打高尔夫球等等,反正一切都显得便宜。这一类外来购买力的冲击,令香港的物价扶摇直上。
急需转型(小标题)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在经济建设上突飞猛进,绝尘而去;但香港经济如果脱离了中国内地的佑护,能否特立独行?
香港地区与新加坡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人口、辖区面积,甚至生活用水分别靠中国内地和马来西亚供应。
新加坡的三大产业是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工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拥有裕廊工业区,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在重工业方面,主要包括了区内最大的炼油中心、化工、造船、电子和机械等。根据2014年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 ,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在航运业方面,2012年新加坡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越3000万个标准箱,达到3160万个标准集装箱。而香港港口的货柜吞吐量近年来呈持续下降趋势,2012年仅为2312.6万标箱。
香港地区的四大支柱产业是金融业、旅游业、贸易及物流,几乎没有制造业。这些支柱产业均是严重依赖外部经济区域输血打气的脆弱的行业。例如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资源要靠内地输送,截至目前,内地企业在香港市场上市187家,筹资2109亿美元。此外,还有约500家小红筹公司。内地企业市值占港股总市值达56%,成交金额占香港交易所总交易额的71%;香港银行业的富余资金要放贷到中国内地,据香港金管局的统计,截至2014年上半年,已达3400亿美元之巨。香港的旅游业要靠争议不断的内地客支撑,有统计显示,自由行实施至2012年,给香港合计带来了8000万人次游客和超过6300亿港元的消费额。按经济学家的说法,自由行至少带动香港1至2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相当于为港人贡献了人均1/3的薪酬。至于香港的贸易,据统计,2012年广东省对港澳地区出口占总出口的34%,来自港澳地区的进口还不到4%。而物流方面,由于中国大陆的进一步开放与周边港口机场的崛起,正成式微之状。
今天,香港经济严重依赖于中国内地的输血。无论香港人对过去、对港英时代有着多么美好的回忆,都已经过去。
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统计分析,物流业的GDP每增加1元可以拉动其它行业增加4元的GDP。新加坡就是以港口经济,即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这么相互推动发展起来的。
如今香港的港口业务在萎缩,那可是对四大支柱产业的伤筋动骨的严重打击。而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盐田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于2012年已经超过香港达100万标箱,目前稳坐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位置。
曾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除了Change、除了需要经济转型,已经没有退路可走。
Change是四年前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时的口号,可如今,香港的哪一个政党、或哪一位雄心勃勃的人士拿得出象样的香港经济应对策略呢?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