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记得十年前,我到一家上市公司做放贷前调查,在该公司的会客室,我注意到该公司的财务总监递给我的名片:正面印着其是该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反面则印着其是另一家小公司的财务总监;看着我的疑惑,其大言不慚地解释道:公司上市后,我们几位高管又筹钱办了另一家公司,也是生产同样的电子产品,我们是用此上市公司的名义接订单,然后放到自己的公司去做……听完他的话,我倒吸了一股冷气,心想,这家公司完了,不仅不能放贷,连它的股票也不要碰。

果然,这么一家让无数人看好的“高科技”、“国有控股”的公司连年报亏,两年后亏得只剩下一个招牌了。那年头,卖“壳”也有人争着出高价要呐,于是,一家民营的地产公司花巨资把它买了下来,曲线上市——谓之“资产重组”。

后来呢?后来那家几位高管筹钱办的那家民营小公司真是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至于是否又在三年的盈利期过后顺利地登上了“中小板”或“创业板”——无人知晓!

近日,一则“24创业板公司37高管任期内辞职,15亿市值套现在即”消息又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消息称:

‘时至2010年9月,创业板开板将满一年,登陆创业板的公司已逾百家,批量生产的“纸面”亿万富豪已达数百位。

与之相对应的是,截至9月14日,已经有24家创业板公司的37名高管(包括董事、独立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先后在任期内提前辞职。’

嗨,中国股市早已成了某些“资本运作”高手的提款机。某些人用那么点小本钱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几经腾挪倒手,迅速成为中国首富二富,这可是真实的故事。

想想看,近几年来,那些开餐馆、办超市、做中介的小公司也上了什么“中小板”、“创业板”,这些一夜暴富却暂时“纸上富贵”的大股东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陷饼难免不心生贪念。最好的办法是金蝉脱壳落袋为安——提前卖掉股票、套现退出上市公司,然后再拿此笔资金另开一家同类型的公司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湿湿水的事情。再说,开餐馆,办酒店的进入门榄都很低,有钱就行了,谁还不会炒菜做饭打扫房间。若碍于择业的法规限制,用亲戚或朋友的名字注册登记就行了。

至于那些号称高科技的上市公司,技术资料、发明专利是装在企业高管们的大脑里的,在原上市公司辞职后卖掉股票拿着大把银子再去“创业”、东山再起,拷贝一家生产同类型产品的公司,这样的操作都可谓信手拈来、易如反掌。

难以想象,那些掌握公司核心技术的高管们跑掉了,这些戴着”创业版”等无数光环的上市公司会一天天烂下去,而那些二次创业从头再来的同类型公司又一天天地好起来。——这是某些顺利完成套现、胜利大逃亡的高管们的期许,也是我们这些在股市的波峰浪谷中忙忙碌碌辛劳觅食的蚁族们不愿看到却又无可奈何的事实。

每年有数以百计的被ST、被“资产重组”、被退市,又有无数新公司敲响上市的铜锣,被IPO,游戏规则总是向那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们倾斜。

部分高管任期内辞职表


部分高管任期内辞职表
 
 
话题:



0

推荐

王幸平

王幸平

151篇文章 93天前更新

曾在金融院校任教,在深圳特区央行、中资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工作,爱好旅游,关注金融问题。

文章